top of page
鹽湖城華助中心為領養華童家庭舉辦2024年新春餐會

當地時間3月1日(正月廿一)晚,鹽湖城華助中心在州府鹽湖城為州內各地領養華童的家庭舉辦2024年新春餐會。州內各地十六位家庭約80位成員(包括50多位兒童)參加此活動。出席活動的還有鹽湖城華助中心理事會部分成員、鹽湖城華助中心舞蹈隊部分成員和鹽湖城華助中心義工大隊部分成員共約30人。自2019年春節以來,這是鹽湖城華助中心連續第六年舉辦這項活動。

鹽湖城華助中心理長樂桃文代表鹽湖城華助中心向與會家長和孩子們表示熱烈歡迎。他簡要介紹了鹽湖城華助中心的組成與宗旨,簡要回顧了鹽湖城華助中心舉辦這項活動的歷史。他表示,鹽湖城華助中心與收養華童的猶他家庭們如同親戚,在場的鹽湖城華助中心成員都是華童們的親人,看到孩童們的快樂成長與長足進步,倍感欣慰。他感謝家長們用愛心撫育孩童們成長,表示鹽湖城華助中心舉辦每年一度的這個新春餐會既是向各位家長表示敬意與謝忱,也是向鹽湖城華助中心的這一特殊親戚群體致以新春祝福。他說,今年是龍年,「龍」象徵祥瑞與力量。他祝福孩童在龍年不斷進步,祝福「親戚們」在龍年諸事順遂,與鹽湖城華助中心的走動越來越多,越走越親。
比爾貝克爾先生代表與會家庭發表感言。他表示,華童們為收養他們的家庭帶來了巨大喜悅。他自豪地介紹了五年前在猶他州政府舉行的紀念太平洋鐵路竣工150週年盛大慶典上,他與夫人收養的華童女兒麗菲有幸應邀參與慶典演出。他說,早期的鐵路華工為太平洋鐵路的修建做出巨大犧牲與突出貢獻,他很高興150年後的今天他與中國和華人群體結緣。他感謝鹽湖城華助中心舉辦這項活動,為收養華童的家庭們和他們收養的華童們帶來特殊的「大家庭」感覺。
在自由發言環節,孩子們踴躍上台分享過去一年各自所取得的新成績、新進步。麗菲還在全場人員的伴舞掌聲中歡快地表演了自己新學的踢踏舞。一陣陣熱烈的掌聲既是對孩子們的高度肯定,也是對他們的熱情鼓勵。
許多家長也即興登台分享各自的經驗與體會。他們有的介紹了自己在收養過程中獲得的特殊幫助,有的分享了初當養父母時經歷的語言與文化方面的困難和找到解決方法後的喜悅。他們紛紛表示,收養的華童們和親生的孩子一樣都是各家的寶貴成員,他們為各家和各家族帶來了巨大喜悅。他們希望華童們能與中華文化和當地華人社區保持密切聯繫。他們紛紛感謝鹽湖城華助中心創造機會讓他們得以實現這項心願。他們也感謝鹽湖城華助中心透過舉辦這項活動,幫助他們這些本來彼此不很熟悉的家庭變得熟悉起來,從而建立起一個能互相幫助的朋友圈。
自2019年以來幾乎年年參加這項活動的華童唐敏,如今已成為一位大女孩。去年夏天剛結婚的她今年特帶上夫君一同出席餐會。對鹽湖城華助中心充滿感激的她當場要求加入鹽湖城華助中心義工大隊,成為了鹽湖城華助中心義工大隊的最新成員。
鹽湖城華助中心副主任董校銘主持了餐會。他也向大家逐一介紹了出席當晚餐會的每個家庭。
鹽湖城華助中心副理事長兼主任萬樂代表鹽湖城華助中心向出席餐會的每個家庭贈送了新春禮包,向出席餐會的每位孩童贈送了個人禮品。
鹽湖城華助中心前副理事長蔣為民,秘書長楊曉梅,副主任林麗玉、馮蓮,財務主管馬英,法律顧問程惟麗、金洋子,舞蹈隊隊長張莉,理事王潔、佔中華出席了餐會。出席餐會的還有鹽湖城華助中心志工代表餘黃鏗娟、陳小澇、趙玲等。
鹽湖城華助中心衷心感謝贊助此活動的各位同胞!
附:贊助人員名單(依姓名拼音排列):
陳小漣:100;

程惟麗:200;

馮蓮:100;

富麗華:100;

韓明山:400;

蔣為民:100;

金洋子:200;

樂桃文:200;

林麗玉:500;

林壯基:1000;

萬樂:100;

王潔:100;

楊曉梅:200;

餘黃鏗娟:100;

佔中華:100;

張莉:100

华助1.jpg

餐會現場

出席餐會的部分小孩合影

舞台表演精彩纷呈 游园活动热闹非凡

旅美科協猶他分會甲辰龍年春節慶祝活動

(猶他科協供稿)

2024年2月17日,旅美科協猶他分會(猶他州旅美科協)在Kearns Library 舉辦了盛大的中國新年慶祝活動,為新的一年拉開了神奇的序幕。
活動開始,一條炫彩的舞龍騰空而起,舞姿威武,象徵龍年的祥瑞與興旺。舞龍入場拉開了活動的序幕,為觀眾帶來了一份喜慶與歡樂。
接著,一場融合了歌唱和表演的精彩節目“龍龍的新年”生動展現了龍年的歡樂與喜慶。觀眾們沉浸在這別開生面的表演中,盡情享受著節慶的氛圍。
緊隨其後的是一場優美動人的古典舞《迦陵頻伽》,展現了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舞蹈藝術。舞者們的舞姿優美動人,將觀眾帶入了一幅幅優美的畫卷之中。
隨後,觀眾們聆聽了關於中國傳統新年習俗和文化的介紹,《中國新年介紹》讓觀眾更了解了中國的傳統與風情。這一環節增加了對中國文化的認知和理解。
在隨後的表演中,觀眾沉浸在活潑歡快的新年歌謠中,一起感受節慶的喜慶氛圍。《東北秧歌》的勁歌熱舞更是點燃了整個活動的氣氛。
《不惜時光》是一段富有古典韻味的舞蹈,表達了對美好時光的珍惜與嚮往。觀眾們被這美妙的舞蹈感染,心情也隨之愉悅。
中國功夫表演《八卦掌》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了許多觀眾的目光,展現了中國武術的精湛技藝。這個節目充分展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小提琴獨奏《喜洋洋》、鋼琴表演、詩朗誦等節目則為活動增添了一絲雅緻與文藝氣息,讓觀眾在音樂中感受到了節日的溫馨與美麗。
在活動的中段,觀眾沉浸在一曲曲動人的舞蹈與悠揚的音樂中,一同感受到中華文化的魅力。
我們不僅看到了漢唐古典舞:繡影疊香,一場古色古香的舞蹈,如同一幅美麗的畫卷展現在觀眾眼前。同時,我們又有機會享受到了鋼琴獨奏肖邦樂曲,憑藉著悠揚動聽的鋼琴曲,為節日增添了一份浪漫與情感。
如果說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那麼倚天不出,誰與爭鋒,舞蹈問劍,亦動亦靜,給我們詮釋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劍道精髓。
中國古典舞《美麗的神話》美麗而又神秘,一段關於中國古代神話的舞蹈,將古老的傳說透過舞姿展現得淋漓盡致。
最後的一個節目川劇變臉,更是把節目推到了最高潮,為整個活動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川劇變臉是中國川劇中獨具特色的表演形式,以其神秘、華麗和技藝高超而聞名於世。演員在表演過程中迅速換取面具,展現人物內心情感的劇烈波動和轉折,帶給觀眾強烈的視覺衝擊和情感共鳴。整場活動精彩紛呈,將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展現得淋漓盡致,為觀眾帶來了一場視聽盛宴,也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裡幸福安康,充滿喜悅與希望!
演出結束後,來自不同社區的觀眾參加了各種社團的遊園會,其樂融融。

猶他科協第二十七屆年會隆重舉行

    當地時間1月27日下午,猶他州中國旅美科技協會(又稱「中國旅美科技協會猶他分會」)第二十七屆年會在猶他大學舉行。協會顧問與前會長樂桃文、朱昊、蔣為民,協會顧問徐午,協會前會長呂波、彭偉、董校銘、占中華、周敏敏、馮蓮,協會新任會長董登攀與來自猶他各界的近百位協會會員出席會議。鐵路華工後裔協會主席余黃鏗娟、猶他華人民樂團團長陳由義等其他社團負責人應邀出席年會。
    猶他科協自1996年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促進中美文化、科學技術、商業貿易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積極組織和參與當地華人社區的各項活動,為構建和諧華人社區作出了重要貢獻。
    歷年來,科協的年會都有一個與時俱進的鮮明主題,並邀請一位具有相當學術建樹的專家做主題演講。本次年會的主題為:科學與技術的十字路口。
    當天下午舉行了三場分組座談會。第一場是青年學生、學者「卓越研究獎」評選。來自楊百翰大學、猶他州立大學、West高中、Hillcrest
高中的學生分別對自己的研究項目進行現場展示、現場匯報,並與現場聽眾進行問答互動。
由猶他大學醫學院教授何曉、橡樹嶺國家實驗室董登攀博士、國際反應工程李小龍博士組成的評選團隊綜合多項評分,最終評出了一等獎一名、二等獎兩名、三等獎一名。
    在主題為「AI改變科技與生活」的座談會上,猶他大學材料系教授 Taylor Sparks、Premier Healthcare Service 技術主管呂波、猶他大學UIT主管Reza Sarijlou、猶他大學UIT產品負責人Clayton Norlen 等四位嘉賓從各自的專業背景討論了AI的研究、普及對日常生活的衝擊,以及如何將AI應用於商業,如何在AI時代做更好的事業規劃。主持人提問結束後,聽眾與嘉賓進行了熱烈的討論互動,讓大家受益匪淺。
    在「小型企業發展與社區進步的資金與銀行支持」座談會上,全球商業中心MBA項目經理Venita Ross,Zions Bank副總裁兼客戶經理Waruni H Murphy,鹽湖郡機會中心教育發展辦公室Cleopatra Louis女士,西敏商學院教授Richard Haskell博士,猶他小額貸款基金會執行董事Doug Keefe 分別從不同角度介紹了政府資助小企業扶持運作方式、給小企業贈款和貸款的種類及方式,以及申請發展資金的注意事項,為企業發展提供管理培訓的免費資源和服務等。
不少人在座談中獲取了感興趣的相關信息。

    晚上舉行的會員大會由新會長董登攀主持。加州太平洋大學藥學院教授李霄凌博士應邀做了題為「三維打印技術在藥物製造的應用」的學術演講。
    李霄凌介紹了三維打印的基本原理和其在製造工業和生命科學領域中日益廣泛的應用,繼而詳述了他們團隊將該技術應用到藥物製造:先進、獨特的MED三維藥物打印。李教授的演講使大家了解到:和目前使用的常規藥物相比,三維打印藥物能夠更加精確地控制藥物釋放劑量、時間和地點,進而針對性增強藥效,更有效地治療疾病。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我們能夠廣泛用到三維打印藥物。
    卸任會長、新任理事長馮蓮就2023年工作做工作報告。馮蓮簡要介紹了科協的使命,接著分五方面向大家報告了協會2023年的工作。她表示,一年來,除了透過傳統交流方式為科協會員提供科技就業等信息外,還首次組織了「中學生暑期科技成果評比」,以培養學生的多種能力。協會還通過舉辦互動性更強的科協小春晚和端午節慶祝活動,進一步促進了文化交流。此外,協會也嘗試了透過「中秋茶話會」增進會員之間的了解與往來。她特別介紹了協會與羅深數學團隊合作,組織面向家長和學生的講座,助力會員和華人成才。去年,科協還多次組織實用講座,為大家提供有效信息。她還提到科協積極參與猶他華人社區集體活動,支持並參與猶他華人春晚、猶他華人中秋國慶晚會等大型社區文化活動。她還特別介紹了協會的「社區發展項目」,表示協會於2023年持續推進財務素養項目,幫助底層至中等收入家庭,還啟動了新的小型企業援助和發展計劃。在謀劃會員福利方面,科協也通過有效途徑,讓協會成為一個真正有溫度、有凝聚力的大家庭。
    會上,科協向張秋慶等三人頒發了終身會員獎;向湯俊傑等4人頒發了卓越研究獎;向Kaitlyn Cao 等二人頒發了優秀高中生獎;向林鴻城、徐安格等16人頒發了傑出青年志願服務獎;向張文瑞、謝安達等七人頒發了暑期科技成果獎;向馬英、楊丹丹、陳穎華等13人頒發了會員傑出貢獻獎。年會最後,也向贊助商Canady家族慈善信託基金、State Farm 保險公司經紀人 Kim Hinkle、紐約人壽代理人于曉茹等贊助單位和個人頒發了贊助證書。
    本屆年會是一場匯聚科技、文化、教育與社區發展的盛會。通過座談會與學術演講,會員們不僅加深了對科技前沿的理解,還共同探討了科技對我們生活和社區的積極影響。未來,猶他科學也將在科技文化和社區服務等領域不斷推陳出新,為打造更繁榮和諧的明天而不懈努力。

本報記者楊文進報道
資料與圖片由猶他科協提供

Screenshot 2024-02-15 005951.png
Screenshot 2024-02-15 010027.png
Screenshot 2024-02-15 010040.png
Screenshot 2024-02-15 010002.png
Screenshot 2024-02-15 010015.png
南宋石刻公園看國之瑰寶
易文

深秋,浙江寧波的東錢湖水依舊滔滔,風起的時候,一浪打過一浪,是那種驚濤不現的波動。 湖邊的樹木既不高大,也不茂密,只給單調的水色塗一筆綠。 地上的草開始泛黃,與水旁的石頭減少了反差。 遠處的山圍著湖,放眼望去,無異於一幅山水畫卷,亦或如一個不施粉黛的低調美人。
東錢湖畔有一片古香古色的建築群,外面一塊有花雕頂蓋的石壁上寫著「南宋石刻公園」。 不見人影,沒有聲音,反襯出幽靜素雅的大氣。
提起南宋,我的心情總是很複雜,那既是一代朝野的恥辱柱,也是江南繁盛的推手。 究竟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的繁華競逐,還是「多少恨,昨夜夢魂中」的刻骨銘心更令人心往?
看過以佛教為主的敦煌石窟、雲岡石窟、大足石刻的雕刻,也見過漢代王陵、明孝陵等皇家陵墓的石刻,這裡的石刻既不是石佛,更不是來自皇家的陵墓。 南宋的皇帝們雖偏安一隅,但始終不忘家鄉和祖宗,生前回不得中原,死後也得讓屍骨載著靈魂回歸故裡,因此南宋9位皇帝中有7位暫厝在紹興的富盛鎮, 原本就不是厚葬,況且墓地早已被盜致毀,屍骨無存,更別說留下什麼石刻了。
說起南宋石刻,避不開「一門三宰相,四氏兩封王,五尚書,七十二進士」的鄞州(寧波)史氏家族。 “滿朝文武半出史家”,翻遍中國歷史,除去皇家,再也找不出如此顯赫一時的姓氏。 史家祖孫做宰相的功過自有人評說,我們今天看到的石刻卻和他們的身後有關。 南宋最重要的四位宰相史浩、史彌遠、鄭清之、史嵩之都是鄞州人,他們死後,皆葬在東錢湖及週邊地區。 當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權高勢大的宰相墓葬比皇上的臨時安置地氣派也不足為奇。 不過,正是他們的奢華,為後人留下了一筆不可多得的寶藏,填補了南宋陵園石刻的空白。
公園裡除了我和同伴,再也沒有其他遊客,安靜的出奇,空氣裡流動著穿越的氣息,拉著人向幾百年前退去。 我們不敢高聲言語,唯恐驚擾了八、九百年前的魂魄。
首先進入石刻博物館,這裡對中國石刻的歷史演變過程、各個時期石刻藝術的特點等作了一些介紹,像一個可以大致了解中國石刻的初級課堂。 重點介紹的自然是南宋石刻公園裡石刻的來歷和特徵,館內放置的石刻也是最具代表性的珍品。
一節更比一節高的「瞻仰之道」上,依次矗立著展現清朝、明代、南宋風格的石牌坊,牌坊是中國傳承千年的文化積淀,它載著厚重的歷史,向世人炫耀自己的 獨特。 它所彰顯的道義無論是否被現代人所接受,都無損它本身的歷史價值。 眼前的三座牌坊似出自當代人之手,乍看有些相似,細看各有特色,精雕細琢的圖案裝飾盡力還原歷史遺風,應是極有代表性的。
拾階而上,兩邊的台地上陳列著許多來自墓道的石刻,有些完好無損,有些殘缺不全。 石筍、墓表柱,身披馬鞍、帶著嘴套的石馬,留著長鬍子、四條腿下跪的石羊,一個接一個,令人目不暇接。 最讓我過目不忘的是石虎,往日看到的石虎大都威風凜凜,眼前的石虎體型不小,但個個如貓一般溫順地支著前腿端坐,線刻花紋一撮一撮 飄逸於全身,睜圓的眼睛裡看不出半點虎視眈眈,更有甚者,微張其口,吐出半顆牙,萌態可掬,與前一天在天一閣院中所見如出一轍。 說實話,第一次看到這樣的石雕時,我繞它一圈,真沒反應過來是什麼,剛想說是貓,聽見導遊說,這是石虎。 我即刻臉紅,為自己對南宋石刻的孤獨寡聞。 公園裡的展板介紹告訴我們,「南宋社會太敏感於不安分的個性,太需要太平寧靜的環境感,所有的猛獸烈性,一律排斥於這個時代的審美之外,故其造型,裝飾性大於自然 形態。」可嘆英勇威猛的老虎喪失了王者氣派,淪落進了貓的行列。
猛然間想起民族英雄岳飛,雖有「怒髮衝冠」、「仰天長嘯」的英雄氣概,有「收拾舊河山,朝天闕」的凌雲壯志,然而終為南宋懦弱朝廷加害致死,貓一般溫順的王, 怎麼能容下虎一般的霸氣威武? 看八百年易過,哀再回首難過。
墓園裡只有動物肯定不夠,文臣武將必不可少,石刻的文武官員比真人高大許多,最大的高達3.5米,衣著打扮一看便知是舞文弄墨的,還是統領三軍的。 石像面部豐滿,表情各異,溫和、肅穆、威嚴的都有,個個惟妙惟肖。 頭上或冠帽,或頭盔,甚至護耳,一目了然。 身上的盔甲、官服,從一折一皺一飄帶到每一個甲片,都一絲不苟,盡可一一品味。 站在歷史文化藝術的角度來講,公園裡的兩百多座石刻,件件堪稱不可多得的精品。
說起文化,南宋的石刻不光為研究歷史提供了第一手資料,也成為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 義大利的佛羅倫薩,有一對文臣武將的一比一複製品,是2006年寧波市政府贈送的,作為佛羅倫薩市把世界名作米開朗基羅的大衛青銅像的複製品送給了寧波市的回饋。 不知道南宋的文臣武將被安置在佛羅倫斯市的何方勝地,卻在腦中描繪著如果把這兩種東西方的雕塑放在一起,會給觀者帶來怎樣的衝擊力?
2009年,寧波市政府又一次把南宋的文臣武將送到了德國,當然也是回饋。 這對石刻在海德堡廣場永久落腳。 希望有機會去德國時,能親眼目睹他們在那裡是否受到歡迎。

公園的規模比較大,加上沒有其他遊客,顯得過於空幽神秘,在走向史漸(宰相史嵩之的祖父)墓道的時候,同伴突然感到恐懼,聲稱不適,落荒而逃,留下我一個 人樂此不彼繼續觀賞。 史漸墓道上的石刻雕像種類不外乎石人石馬等,每一件都比較完整且生動,漫步在雕像之中,冥冥中與南宋時期的墓主人隔空對話,他告訴我,墳墓 毀了,屍骨無跡可尋,可人依舊可以憑藉石刻認識他。 我說,幸虧有這些石刻,讓我們在八百多年後仍觸摸到真實的南宋。
看了南宋石刻,走入被稱為「百代師表」的院落,裡面陳列的百尊石獅均是明清時代的,形態生動,民間氣息濃厚,雕刻精美,極富觀賞性。 還有一處“閩陌氣節”,青磚黛瓦的山牆,裡弄石庫、門楣,帶著地方的獨特性,尤其是青瓦鏤空的小窗,精巧細緻,細品,江南 韻味顯現無遺。
公園裡還有許多景點,如吉祥之道、三字經廣場、牌坊古道、百壽坪、十二生肖廣場等等,不一而足,在裡面待上一天,也不會感到無聊。 不過,想到外面等候的同伴,我只能走馬觀花,掛一漏萬地轉一下,依依不捨地出園。

Screenshot 2023-12-29 231839.png
Screenshot 2023-12-29 231824.png
Screenshot 2023-12-29 231906.png
Screenshot 2023-12-29 231854.png
Screenshot 2023-12-29 231920.png
Screenshot 2023-12-29 231934.png
鐵路華工後裔協會隆重舉行鐵路工人紀念碑奠基儀式
12/01/2023

一百多年前,貫通美國東西兩岸的太平洋鐵路為美國經濟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全體鐵路工人,尤其是華工在建造鐵路時艱苦卓絕的貢獻永久載入了歷史史冊,然而,這段令人 感動的歷史不應被塵封。 為了紀念鐵路華工及所有修建鐵路的工人,第一座由官方認可的鐵路工人紀念碑將永久矗立在猶他州議會大廈的東南,不斷地提醒人們不要忘記那些為國家做出貢獻的人們,無論他們來自 哪裡,是何種族裔。
11月7日下午,鐵路華工後裔協會在猶他州議會大廈東南面草坪上隆重舉行鐵路工人紀念碑奠基儀式,誠摯邀請到政府官員、華人社團僑領、各界賢達前來參加。 猶他州州長代表Mike Mower、猶他州參議員Jerry Stevenson、參議員John Johnson、參議員、鐵路華工後裔協會會長關玉嬚、眾議員Mark Wheatley、眾議員Karianne Lisonbee、猶他州金釘基金會主席Doug Foxley、 猶他州金釘基金會會長Robyn Kremer、鐵路華工後裔協會創辦人、主席餘黃鏗娟(Margaret Yee)、鐵路華工後裔協會理事陳小漣、陳驃瑋、Pat Santee、Edith Mitko、Dean Hirabayashi、Eunice Lane、Fay Mitsunaga等、鹽湖城華助中心理事長樂桃文、鹽湖城華助中心副理事長兼主任萬樂、美國華人公共聯盟波士頓分會主席、美國華人傳統基金會聯合創始人李衛新(Wilson Lee)、猶他華人 金釘協會主席蔣為民、猶他華人聯合會前會長董校銘、猶他華人聯合會會長、猶他華人民樂團團長陳由義、猶他越棉布師相濟會會長林麗玉、猶他越棉寮華人相寮 濟會前會長陳翠媚、郭基、建築設計師Porheang Ear 、總承包商Nathan Southwick、考古專家Mike Sheehan、銀行家Gordon Kwan、煙火商Kent Lantis等與來自各界的華人及其他族裔民眾出席。 ABC 4、CBS 2、KSL、Channel 5、Fox 13、Salt Lake Tributes、早報、Desert News、晚報等多家媒體也紛紛派記者前來採訪,共同見證這段歷史時刻。
令人不可思議的是,當天,天氣預報報告全天下雨,儀式開始前,小雨突然停止,在場的人們無不感到十分驚異和欣慰。
奠基儀式由關玉嬚女士主持。 人們按照中國的傳統習俗,用鮮花、水果和巧克力祭奠鐵路工人,李悅成牧師為之祈禱,以告慰他們英靈。
Mike Mower、Jerry Stevenson、Mark Wheatley、Doug Foxley、李衛新、餘黃鏗娟、樂桃文、等在儀式上發表講話,盛贊一百多年前鐵路工人尤其是華工對太平洋鐵路貫通所做出的不朽 貢獻。 他們指出,在太平洋鐵路合攏地猶他建立鐵路工人紀念碑意義非凡,這不僅表達我們對鐵路工人的敬仰和紀念,傳承他們吃苦耐勞的奉獻精神,也促使更多的人牢記那一段值得銘記在心的歷史 ,增進各族裔民眾的團結,共同為國家的富強勤奮工作。 紀念碑的設計者Porheang Ear向大家介紹了他們設計這座紀念碑的意義和設計理念。
餘黃鏗娟女士在演講時首先代表鐵路華工後裔協會向前來的各位嘉賓以及所有為紀念碑的建立而付出努力的人和捐款人表示衷心地感謝! 她說 : "今天,我的心情非常激動。 身為鐵路華工後裔的我,早在太平洋鐵路建成150週年慶典時就與協會的會長及各位理事商定,一定要爭取建一座紀念碑或雕像,以記載鐵路華工的在修建美國第一條橫貫東西 鐵路中所建立的卓越功勳,弘揚他們身處艱苦環境,仍克服困難,出色完成鐵路建設的金釘精神。 今年1月11日,政府批准了我們的申請,使猶他州成為全美第一個正式授予華工此項殊榮的州。 現在,我們在這裡舉行奠基典禮,標誌著我們的夢想終於得以實現! 讓我們共同期待明年金釘節155週年時紀念碑的盛大揭幕典禮。"
樂桃文在代表華人社區演講時表示,太平洋鐵路的修建大大推動了美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因此,今天生活在美國的所有人都是鐵路華工奉獻與犧牲的受益者。 他抨擊了「排華法案」等當年歧視華人的法案,強調回憶過去不是為了抱住過去不放,而是為了吸取教訓。 他指出“我們改變不了過去,但我們能共同努力去創造一個更好的今日與明天。”
在現場,綁著紅綢的破土鐵鍬象徵著吉祥和驅邪的寓意,鐵路華工後裔協會的十幾位理事及嘉賓鄭重地拿起金光閃閃的鐵鍬,一起在地上挖下土坑,為豐碑的豎立 打下了第一個印記。 此時,出人意料的事情再次發生,太陽撥開雲霧,將陽光灑向現場大地。
建立鐵路工人紀念碑是由鐵路華工後裔協會首先向州政府提出申請的,經過一年多的不懈努力,終於達成所願。 在紀念碑的申請、選址、設計、募款等一系列繁複的籌備工作中,鐵路華工後裔協會得到了政府部門、議員等政界人士、華人社區和其他各界朋友的大力支持。 年輕有為的紀念碑設計師Porheang Ear和MJSA Architectures將全部設計無償捐贈給鐵路華工後工後裔協會,他們的義舉更是令人感動與敬佩。
目前,紀念碑的募款、製作等工作正在有序進行中。 欲了解詳細情況及捐款,可登陸鐵路華工後裔協會網站www.crwda.org查詢。

            本報記者 楊文進 圖片由鐵路華工後裔協會提供

Screenshot 2023-11-26 131616.png
Screenshot 2023-11-26 131629.png
劈山開路日鋪十里,華斧神功名垂千秋
10/23/2023
為鐵路華工立碑申請得以通過

近日,鐵路華工後裔協會(CRWDA)驕傲地宣布:猶他州議會大廈場地委員會正式批准了我們的申請, 一座鐵路華工紀念碑即將屹立在猶他議會大廈東南側。 這座紀念碑記載了鐵路華工的卓越功勳, 也標誌著猶他州位列全美第一個正式授予華工此項殊榮的州。
申請樹立鐵路華工紀念碑是CRWDA向州政府提出的。 他們戰勝了時間緊、文件繁縟的挑戰,最終達成所願。 紀念碑將表彰12,000 多名鐵路華工。 他們的力量、技能和決心促成了美國第一條橫貫大陸鐵路西段的竣工。 美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隨著華工熟練
地敲入最後一顆金色道釘,太平洋鐵路貫通了。 鐵路的快速、廉價、便利和可靠打開了西部的大門, 連接了東西海岸,促進了國家經濟的發展,也使美國與整個太平洋沿岸國家的對外貿易迅速成長。
鐵路華工紀念碑具有非凡的意義- 它將時刻提醒所有猶他州國會大廈的到來者:亞洲移民在建設美國的過程中功不可沒! 早在第一批摩門教先驅紮根鹽湖谷的12 年後,中國鐵路工人來到了猶他。 他們和其他移民、美洲原住民、前奴隸、內戰退伍軍人和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成員比肩而立,在猶他的建設中揮灑了赤忱的熱汗,增添濃墨重彩的筆畫。 然而, 因為排華法案等原因,華工的豐功偉績在過去並未廣為流傳。 在不久的將來,這座獨特的豐碑將擔負起弘揚先輩傑出貢獻的歷史使命,
並激勵後世子孫。
紀念碑由MJSA 建築師事務所副建築師Porheang Ear 先生精心設計。 首席建築設計師, 同時也是鐵路華工後裔的伍建廉(Kin Ng )先生親自指導完成。 在鹽湖城, MJSA 是一家備受推崇的建築設計公司。 該公司以完成國會大廈修復項目和建造國會大廈猶他和平官員紀念碑而聞名遐邇。 紀念碑作為
一個公共服務項目,從設計到援助,都得益於MJSA 的慷慨捐贈。

屏幕截图 2023-10-23 211203.png
紀念碑採用猶他州的耐候鋼輪廓支撐起大塊的花崗岩板和砂岩板。 花崗岩板代表高原山脊,砂岩表示由內華達州延展入大鹽湖沙漠。 整體結構後面用實心臟不鏽鋼加強核心,象徵華工的剛毅品質與無窮力量。 不銹鋼核心切口標誌紀念碑位於州議會大廈東南側的位置。 一塊牌匾記錄了中國工人以及其他移民、美洲原住民、前奴隸、內戰退伍軍人和後期聖徒教會成員的共同壯舉。
作為 1860 年代鐵路華工的後裔和朋友們,CRWDA 的成員對華工的貢獻感到無比驕傲。 CRWDA將與社區合作夥伴和公眾一起,籌集資金並就地取材來建造這個宏偉的計畫。 目前計劃在明年的第155屆金釘節上舉行盛大的揭幕儀式。
屏幕截图 2023-10-23 212256.png
(Photo taken on May 11, 2017 by Rockymountainwind)

CRWDA正在建立一個網站來接收社區的免稅捐款,這些捐款將全部用於支付這座重要紀念碑的建造、安裝和維護費用。 我們相信,華工的堅毅、奉獻和犧牲永遠不會也不該被大家遺忘! 捐款方式如下:
1 請透過CRWDA的網站www.crwda.org 捐款
2 請Venmo至National JACL Credit Union with notation: CRWDA

(The design is provided by CRWDA)
屏幕截图 2023-10-23 211542.png
The plaque photo is provided by CRWDA)

3 支票抬頭: CRWDA       
支票請寄至:                                       
National JACL Credit Union
3776 S. Highland Drive
Salt Lake City, Utah. 84106

(By Rockymountainwind, Acacia Yuan)

屏幕截图 2023-11-15 215433.png

猶他華人中秋國慶晚會華彩異放

10/16/203

       月到中秋分外明,人逢月圓倍思鄉。 多年來,每到此時,猶他華人文藝晚會都會如期舉行,今年也不例外,9月30日晚,一千多位華人和各族裔民眾齊聚Hillcrest高中禮堂,觀看文藝演出,慶中秋,賀國慶,共度美好時光。
       中國駐美大使館向晚會發來賀信。 猶他州參議員關玉嬚、猶他州教育廳中文沉浸式教學計畫負責人里昂應邀出席晚會。 出席晚會的還有鹽湖城華助中心理長樂桃文,鹽湖城華助中心副理事長兼主任萬樂,鹽湖城華助中心前副理事長、猶他華人金釘協會理事長蔣為民,猶他州華人民樂團團長陳由義,鹽湖城華助中心副主任、猶他華人聯合會前會長董校銘,猶他州旅美科協前會長楊曉梅、呂波,鹽湖城華助中心副主任、猶他越棉寮華人相濟會會長林麗玉,鹽湖書畫社社長許午,猶他州鐵路華工後裔協會會長餘黃鏗娟,晚會組委會共同主席、鹽湖城華助中心副主任、猶他州旅美科協會長馮蓮,晚會組委會共同主席、猶他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主席任嶺柏等。
       馮蓮向大家介紹了晚會的嘉賓,熱誠歡迎他們以及全場觀眾的出席,並向晚會合作單位和全體志工表達由衷的感謝。
       樂桃文宣讀了中國駐美大使館賀信。 賀信說,中秋佳節寄託華夏兒女對團圓和睦的美好追求,蘊含著至真至深的家國情懷。 每逢佳節,廣大僑胞思念故土和親人,祖(籍)國也牽掛每位海外遊子。 賀信指出,世界需要整體穩定的中美關係。 中國的發展對美國是機遇而不是挑戰,是增益而不是風險,雙方完全可以互相成就、共同發展。 賀信表示,長期以來,廣大猶他州僑胞秉承中華民族勤奮勇敢、團結奉獻的優良美德,為美國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為中美交流合作發揮了積極作用,是中美之間的「民間大使」和友誼橋梁。 賀信指出,中美關係的希望在人民,基礎在民間。 兩國關係重回穩定發展離不開僑胞們的支持、參與和貢獻,希望猶他州華人團體及廣大僑胞堅持不懈做中美友誼的維護者和促進者,為中美增進相互理解、穩定雙邊關係做出新貢獻。
       關玉嬚代表猶他州參議院致詞。 她轉達了參謀長亞當斯對猶他華人社區的問候,感謝活動組織者、參與者、志工們為當晚活動所做的努力。 她表示,節慶文化內涵豐富,提醒著人們共同努力的重要性。 她也特別分享了與家人前夜賞月的經歷,表示明月帶給了他們許許多多回憶,看見明月,想像著明月中的嫦娥、玉兔,彷彿遠方或已故親人仍然在一起。 她鼓勵大家發揚節慶代表的團圓精神,更團結。
       晚會在中美兩國國歌中開始。 主持人范崇文和林蓓落大方,走向舞台,滿懷激情地用中英文為大家介紹節目。
       猶他華人民樂團在丁晟的指揮下奏響《中秋國慶民樂聯奏》,悠揚熟悉的樂曲,烘托出晚會的團圓歡慶主題。
       本場晚會的舞蹈形式多樣,令人目不暇接,蘭雪表演的古典舞《聞法飛天》仙氣飄飄;星熠教育的十幾個小女孩跳起民族舞《月亮》,將月色美傳遞給觀眾;廖振翔與知之的雙人舞《有點想你》則以明快的現代感帶給人們另一種感受;鹽湖城華助中心舞蹈隊的集體舞《我與我的祖國》華美登場,傳遞出華人華僑對祖國的熱愛之情;陽光藝術中心劉瑤的中國維吾爾舞蹈《古麗》以熟練的舞姿展現出濃濃的民族風情,令人耳目一新;Preparatory芭蕾孩子們表演的舞蹈《秋收》從兒童的視野展現人們對豐收的嚮往與喜悅;猶他華民族舞蹈隊的西藏舞蹈《畫你》,音樂旋律優美,舞姿優美,帶給觀眾聽覺和視覺的雙重享受;Kpop舞蹈的舞者都是大學生,他們用青春的活力感染觀眾,吸人眼球。

       晚會的其它節目形式多樣,各有特色。 鹽湖書畫社少年班的10位同學各自拿著自己手書的蘇遼《水調歌頭》詩句,在舞台上一面展示,一面朗誦講解,還在柔美的伴舞中吟唱,淋漓盡致地展現中華傳統文化之美。 科學天文小品《月亮地球與太陽》的表演者是Farmers中文學習小組的家長和孩子們,他們別出心裁,將科學與神話傳說巧妙結合演繹,取得了寓教於樂的良好效果。 星熠教育的老師和學生共同表演詩朗誦與合唱《靜夜思》,連誦帶唱,將濃厚的思鄉之情傳達給觀眾。 Hillcrest高中女學生HannahBrown聲音甜美,她的獨唱《天下無雙》清新悅耳,引人入勝。
       曾在中國工作的Hillcrest高中教師Joseph McMullin雖不是華人,但他的中文程度很高,他在兒子KaiMcMullin的大提琴伴奏下,將徐有貞的《中秋月》和辛棄疾的《一剪梅 中秋無月》巧妙地串在一起講解,令人刮目相看。
       猶他華人合唱團上演壓軸節目,他們演唱的歌曲《知否知否》和《星辰大海》悠揚動聽,極具專業水準,受到觀眾一致的好評。
       晚會結束時,全場觀眾和演員共同高唱《歌唱祖國》,盡情表達滿滿的愛國情操和華人社區團結的力量。
       晚會結束後,組委會也為觀眾發放了提前準備的500個象徵中秋團圓的月餅,許多觀眾紛紛表示,本次晚會部分節目新穎別緻,品質提高,很有看頭,並感謝組委會和志願者的辛苦付出。
       依英文名稱字母順序,本次晚會的共同舉辦單位依序為猶他州中國旅美科協、楊百翰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猶他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猶他州立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猶他谷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韋伯州立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猶他州東方中文學校、鹽湖城華人合唱團、猶他州華人聯合會、鹽湖城華助中心、猶他華人民樂團、猶他華人金釘協會。
       馮蓮、任嶺柏擔任本次晚會組委會共同主席。 按姓氏字母順序,組委會成員包括陳穎華、董攀登、凡崇文、黃晨晧、李承灝、梁兆俊、林蓓、林麗花、劉瑤、馬英、王一、王子超、翁偉禹、楊丹丹、餘立紅、曾更生、張莉、張馨予、周克明等人。
       樂桃文、萬樂、蔣為民、韓明山、林壯基、陳由義、董校銘、楊曉梅、林麗玉、彭偉、陳爾崗、呂波、徐午、蘇冠成等擔任本次組委會顧問。
       晚會還得到了鹽湖城政府ZAP基金、大中超市、順發批發公司、中國城超市、猶他州大學校友聯盟、JieQu等單位和個人的熱情贊助。
本報記者 楊文進 圖片由籌備委員會提供

屏幕截图 2023-10-16 000209.png
屏幕截图 2023-10-16 000157.png
屏幕截图 2023-10-16 000137.png
屏幕截图 2023-10-16 000120.png
JWM Color 01012021.png
屏幕截图 2023-10-16 000055.png

猶他科協會員歡聚一堂慶中秋

10/01/2023

【本報訊】9月16日下午,猶他旅美科技協會在鹽湖城Millcreek 圖書館舉行了中秋茶
話會,科協會員及家屬50多人相聚在一起,以大家喜聞樂見的形式,慶祝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慶中秋節,共同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
多年來,每逢中秋佳節,猶他科協都會舉辦文藝演出、中秋知識競賽、書畫展、學做月餅、詩歌故事比賽等不同的活動,歡樂節慶。 今年,他們利用茶會營造傳統中華節日的氛圍,提供會員們相互交流,增進親情和友誼的機會。
茶會開始,新朋老友、大人小孩一齊上陣,玩起中國傳統遊戲擊鼓傳花。 音樂響起,花在傳遞,人人緊張歡樂,音樂停止,拿到花的會員朋友有的朗誦與中秋有關的詩詞,有的講述自己和家人如何過中秋,有的給家人或朋友送上中秋的祝福,有的一口氣說出不同月餅的口味兒,有的將自己喜歡學做的月餅口味兒告訴大家等等,除此之外,還有人分別分享了美食做法、種花經驗、最愛的寵物餵食、地方方言和因方言引出的笑話,全體人員的互動更是把氣氛推向高潮。 整個遊戲過程中,歡笑聲連成一片,十分熱烈有趣。
茶會上,大家一面饒有興致地品茶、吃月餅、茶點和水果,一面興致勃勃地觀看多位科協義工為大家準備的文藝表演:李佳樂熟練演奏小提琴獨奏《月亮代表我的心》;林鴻城深情講述故事《嫦娥奔月》,並邀請全體會員一起朗誦李白的著名詩歌《靜夜思》;李佳樂和李佳琪表演男女生對唱《常回家看看》;餘立紅和女兒張文瑞合作表演相聲《偷米》讓人忍俊不禁;謝安達幽默出演單口相聲《主持人》,令人捧腹大笑;陳董美睿的口琴獨奏Battle Hymn of the Republic 和《送別》婉轉悠揚;馮蓮和她的美國學生馮玫瑰默契配合,演唱《明月幾時有》。 這些節目飽含中華文化元素,引起了大家的共鳴。 茶會結束後,與會者一致熱烈鼓掌,表達對活動的滿意與讚揚之意。
為了辦好茶會,猶他科協的幾位執委有的跑前跑後聯繫場地,有的運籌帷幄策劃活
動,有的不辭辛苦提前燒好開水,有的提前到場佈置會場,林麗玉還專門燒了一大鍋綠豆湯,讓大家品嚐家鄉的味道。
猶他科協會長馮蓮說,我們希望透過這個活動,傳播中華傳統文化,也祝福旅美科協
穩定發展壯大,祝福會員和猶他華人朋友閔家安康,幸福美滿。
記者 楊文進

屏幕截图 2023-09-30 001321.png

鹽湖書畫社同時在猶他兩個圖書館舉辦書畫展

09/16/2023

    鹽湖書畫社由一群喜歡中國傳統文化,愛好中華書法繪畫藝術的人組成,成立四年來已多次在不同圖書館舉辦了書畫藝術展。金秋九月,他們又在Millcreek圖書館和Sandy圖書館同時舉辦書畫展,35位書畫社成員的69幅作品一起亮相。 9月8日,鹽湖書畫社在Millcreek圖書館舉辦了鹽湖中秋書畫展開幕招待會,60多名各族裔民眾興致勃勃地出席了招待會。
    Millcreek圖書館的展廳裡,獨具特色的各類畫作、書法特別引人注目,這些都是書畫社從眾多作品中精心挑選出來的。為使人們了解書法藝術,他們提前在圖書館準備了筆墨,不少成人和孩子在志願者的指導下進行了書法學習體驗。志願者在為大家書寫中文姓名的同時,還特地書寫了許多代表美好寓意的書法小品,供人欣賞。
    招待會上,鹽湖書畫社社長徐午女士向大家簡要介紹了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琴棋書畫藝術。並邀請音樂家Koan Laron先生演奏吉他曲,岳翠貞女士表演古琴彈奏。在場觀眾無不為他們的精湛演奏而讚歎。
    此次在Millcreek圖書館展出的書法作品是由14名少年兒童書寫的,在書畫社執委胡麗
婭的組織下,林鴻城等8位小作者落落大方,分別用中英文介紹自己作品的含義,他們學習書法的時間有長有短,但每一幅作品都是認真、精心書寫而成,博得了大家的讚揚。
    Millcreek市藝術委員會向書畫社贈送了感謝證書,對他們在提高社區藝術認知和欣賞水平方面所做的貢獻表示感謝。去年,鹽湖書畫社第一次在Millcreek圖書館舉辦書畫展便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今年,該市藝術委員會和圖書館主動邀請書畫社再次舉辦書畫展,並表示今後將與書畫社長期合作,爭取年年在此舉辦書畫展。
    鹽湖書畫社在會上給Millcreek藝術委員會、Millcreek圖書館、Sandy圖書館頒發了中國藝術合作欣賞證書,表達對他們的感謝與共同合作的誠意。
    鹽湖書畫社是非盈利組織,他們的發展離不開熱心人士的支持和幫助,會上,書畫社執委楊曉雯、陳小漣、吳小青向組織功能建設的志願者楊坤、Annie陳、康小民以及青少年實習生潘昱潤、伍伊琪、黃晨晧、黃麗颯頒發了獎狀,以示表彰和感謝。
    書畫社理事會主席董校銘先生在閉幕詞中說,鹽湖書畫社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書畫藝術的傳承,使更多的人認識了解中華文化。今天在這裡展出的作品,尤其是孩子們的書法作品已很有代表性。由衷地感謝Millcreek藝術委員會和圖書館的大力協助。        我們將繼續努力,計劃印製本社成員的書畫作品集,發揚光大中華書畫藝術。
    招待會至始至終洋溢著歡樂友誼的氣氛,結束後人們仍久久不願離去。
    據徐午社長介紹,書畫社的成人書法作品都在Sandy圖書館展出,尤其是那裡展示的三封“僑批”得到了廣泛的關注。僑批專指海外華僑華人通過海內外民間機構寄至國內的匯款和家書。此次展出的僑批分別是鐵路華工後裔協會理事陳小漣致四姨母的家信;徐午致哀中國著名作家邊東子姐夫給三姐的家書;科學家雪草抄錄僑批檔案擬就的書信。這些僑批的展出,讓人們看到華人歷史在美國的延續。
    據悉,Millcreek圖書館和Sandy圖書館的這兩個書畫展都將持續到9月底結束。
          本報記者 楊文進
         圖片由鹽湖書畫社提供

屏幕截图 2023-09-14 222716.png
屏幕截图 2023-09-14 222727.png
屏幕截图 2023-09-14 222645.png
屏幕截图 2023-09-14 222700.png
屏幕截图 2023-09-14 222743.png

《猶他州的特色美食竟然叫這個名字》

09/16/2023

   美食家都愛吃,但愛吃的不一定都是美食家。我是屬於愛吃但卻有點挑食,注重吃的環境和感受,喜歡分享到朋友圈裡的那種非美食家的“吃貨”。


   喜歡闖蕩江湖四海為家的我,每到一地,必先品嚐當地風味小吃。來猶他州之前,曾經住在離Potomac River(波托馬克河)不遠的Virginia (弗吉尼亞州)。這條寬廣大河橫貫穿越馬裡蘭州以出產藍蟹聞名。藍蟹是馬裡蘭州的代表符號,就像一說龍蝦就令人想到緬因州一樣。藍蟹的肉質厚味鮮甜而受到人們的喜愛,蒸熟後再撒點老海灣調味料(Old Bay)調味,哇噻,真是天下第一美味!夏季是藍蟹的季節,我和老公常常會到一家,一半建在陸地上一半架空在河邊的海鮮店裡解饞。雖然店裡冷氣開的很足,但是我們還是願意坐在露天的陽台上,面對著奔流不息有些渾濁的水面,頂著這裡夏天特有的悶熱,叫上幾罐冰鎮啤酒外加兩打清蒸的藍蟹,一邊用一隻小木槌認真地敲打著藍蟹的殼,一邊擦拭著掛在額頭上的汗,脫殼剝出的蟹肉在嘴裡甜香四溢,配上清涼的啤酒,可謂:良久有回味,始覺甘如飴呀。

   在美國,每個州都有一個代表它的特色美食。上面所說的是代表馬裡蘭州的美食經典,這些令人垂涎欲滴的招牌菜都是經過歷史考驗的。我吃過的,值得推薦的有緬因州(Maine)的Lobster Roll(龍蝦卷),佛羅里達(Florida )的Key lime pie(酸橙派),馬薩諸塞州(Massachusetts)Clam Chowder(蛤蜊濃湯),南卡羅來納州(South Carolina)Shrimp and Grits(蝦和粗玉米粉)⋯⋯來到猶他州後就開始尋找代表猶他州的美食是什麼?我在網上Google搜索,尋尋覓覓,省了鐵鞋,費了點眼力神呀,它竟然就是最不起眼的Mormon Funeral Potatoes(摩門教葬禮土豆)。最初聽到這個名字覺得有點怪異,有點晦氣,叫什麼不好偏偏要被稱為葬禮土豆呢?是不是因為以前的摩門教徒們參加葬禮或是守靈這類活動而帶來的食品?探查結果,意料之中,這還真是一道跟葬禮有關聯的配菜 - 就是摩門教徒們參加葬禮或家庭活動中最常見的,也是最容易做的,最價廉的烤土豆!因為深受大眾喜愛而得其獨特的名字。據說這道菜餚是猶他人最自豪的創意美食之一。在猶他州,即使你沒有這種摩門宗教的信仰,也仍然無法抗拒這道烤土豆的誘惑。

   知道它的名字後,尋找到有做這道美食的餐廳叫「Tradition 」, 是一家美式西餐廳。這是一道令人難忘的熱呼呼的菜,由土豆、洋蔥和奶酪製成,上面撒上融化的奶酪。根據廚師的喜好,還可以在奶酪上撒上玉米脆片或薯片。吃到嘴裡軟中有脆,滑膩中帶有奶油的濃香。

   如今葬禮土豆已經成為摩門教文化的標誌,以至於當2002 年冬季奧運會在摩門教人口稠密的猶他州鹽湖城舉行時,籌辦單位為這次比賽發行了一系列摩門教靈魂食物紀念徽章,其中一枚就是一盤葬禮土豆。


   總的來說每一道經典美食,都不缺它的文化淵源,都不缺對品質的管控,都不缺每一個製作環節的精雕細琢。各種美食佳餚的背後都有不同的故事和傳說,這些故事有的可考,有的僅僅只是流傳,然而不管是哪一種,都會給每一道美食蒙上一層朦朧神秘的影子,讓品味的人有種好奇的衝動去探討去發掘。在品嚐的時候,食材的話題、食物的歷史、烹飪的技巧都會由此而申發出來,美食的魅力也就愈發激勵每一個尋找甘旨肥濃的美食家或是吃貨去發現下一個飢而可食的目標。

   朱大進寫於8月7日猶他州鹽村

屏幕截图 2023-08-31 231312-1.png
屏幕截图 2023-08-10 213909.png
屏幕截图 2023-09-14 222837.png
屏幕截图 2023-09-14 222902.png
屏幕截图 2023-09-14 222916.png

鹽湖書畫社在老年中心開班授課

     猶他州的鹽湖書畫社推出新舉措,擴展書畫社的教學活動領域,7月20日上午,他們Mt.Olympus老年中心進行了書畫月聚的第一次授課,這是書畫社成立以來首次舉辦這類活動,10位毫無書法基礎的美國老人饒有興致地參加了初級書畫學習。


     當天上午,鹽湖書畫社的劉以恆先生、陳小漣女士、胡麗婭女士作為授課教師,為大家傳授書畫知識。


     劉以恆先生在講課時首先簡單介紹說,世界上的文字多種多樣,為什麼只有中國書法可以稱為藝術?因為中國書法憑藉線條的曲直運用和空間構造表現出不同的美感。中國書法歷史悠久,大體可分為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等五種。劉先生結合自己學習書法的經驗告訴大家,初學書法者感到困難在所難免,但只要堅持不懈,一定能在學習的過程中修身養性,還可以像打太極拳一樣,起到養生的效果。接著,他重點講解了楷書的學習方法,從最基礎的握筆開始教起,啟發大家注重點、橫、撇、捺的學習,並現場示範,帶領大家一起書寫。


     陳小漣女士主要教授國畫,她從比較簡單的蘭草、蘭花教起,講解佈局的方法,以及如何下筆、運筆,還具體講到每一片葉子的畫法,葉子與葉子不能平行,以及葉片交叉須注意的問題,蘭花的畫法等。盡可能把自己學畫的體會告訴大家,讓他們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習,運用。


     參加學習的老人們雖然都是第一次拿毛筆,但大家的積極性都很高,兩個小時的教學時間裡,他們始終保持非常認真的學習態度。在書寫和畫畫練習時,雖多有生疏感,然而並沒有影響他們的情緒,大家都堅持當場練習。書畫社的幾位教授者更是不停地手把手教每一位老人,給以他們鼓勵和幫助。


     據鹽湖書畫社社長徐午介紹,Mt.Olympus老年中心過去沒有相關的藝術活動,因此當他們與中心負責人聯繫時,得到大力支持,雙方一拍即合,書畫社也將此作為將中國書畫介紹給主流社會的一個極好機會。老人們得知開書畫班的消息,紛紛報名,由於只開辦10人班,很多人報了名也沒有機會參加。徐午表示,此次老年書畫活動得到了州政府藝術和博物館處的部分贊助,書畫社衷心感謝他們的支持。


     劉以恆先生告訴記者,書畫社已與Mt.Olympus老年中心商定,在今後的一年時間裡,將每月進行一次書畫教學活動,他本人也會在教學中儘自己所能,講解一些中華文化知識,讓更多的人了解中華民族,增進各族裔民眾之間的交流和友誼。


     陳小漣女士說,第一次活動的成功舉辦,使得Mt.Olympus老年中心十分滿意,他們主動提出請書畫社增加課時、多收學員。這對於我們來說也是鼓勵和鞭策。

本報記者 楊文進 照片由鹽湖書畫社提供

螢幕擷取畫面 2023-07-31 225314.gif
屏幕截图 2023-11-15 215433.png
螢幕擷取畫面 2023-06-16 231811.gif
《鬼城故事多》

    犹他州到底有多少个废弃鬼城?上網查了一下,居然有100多个!提起“鬼城”,就会联想到西部電影黄金三镖客《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里的那些破旧荒芜的小镇,人跡罕至沙尘飞扬,一团团幹黃的草捲起的枯草圈随着尘土滚过來滾過去,主角克林特·伊斯特伍德(Clint Eastwood)黑着脸叼着烟的帅气坏男孩的样子。去鬼城沾點鬼氣对我来说那是一種好奇心的滿足。
 

    2021年的鬼节刚过,跟老公说我们一起去逛逛犹他的Zion 國家公園,順便去鬼城轉轉吧。我们沿 9 号公路从罗克维尔(Rockville)向东行驶时,找到通往格拉夫顿(Grafton)的Bridge Road (200 East)。一路“鬼迷心窍”地來到鬼城Grafton 。这真是一个闹鬼怪异的荒凉小镇,信不信由你,刚进鬼城就被一棟小破屋吸引了,小木屋的门本来是关着的,当我走近時不知哪來的一股邪风,门吱扭的一声就开了,确确实实是那種拉長時間的吱扭声,就像鬼电影里面一样,可惜没來得及用手機录下来。平時膽大心不細的我,但這次還真嚇啦一跳。是巧合還是真的有鬼?

  這鬼城小鎮让我印象深刻,不仅是这棟破舊不堪的小木屋的門不打自開並發出令人心驚肉跳的聲音,這裡还有一座建于 1859 年的保存的還算健全的小學校,一座教堂和位于砂岩悬崖脚下的尘土飞扬的墓地。翻了一下歷史,在1864 年,这里生活着大约有 28 个家庭。但到了1890 年就只剩下四个家庭。由于生活环境的恶劣,使這個原本還算熱鬧的小镇有很多居民丧命於疾病、严重的自然灾害和印第安人的袭击。

 

      據說有一家在幾天內死於白喉病的就有六人;還有一家慘遭印地安人殺害包括幾個月大的嬰兒,當時的情景肯定是慘不忍睹。這些人死後就被埋葬在离小鎮不远的那個砂岩悬崖脚下的墓地裡。聽人说这墓地经常闹鬼,如果你在傍晚或天气阴沉时来到这个墓地,可能時不時的會听到婴儿的哭声、孩子们的笑声,甚至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尖叫声;还有人说有人偶尔也会看到一个女人走在墓碑之间,她穿着印花布连衣裙,头发盘成发髻,似乎是在抽泣。 但当他们靠近她时,她就消失不见了。

   离开鬼城后,我們各自调整心情,按預定計劃继续前往Zion 國家公園。

   我跟老公說,相信嗎,這座城市曾經應該也像其他地方一样住满居民,街景繁荣。但時間在漫长的岁月中流转,繁華與凋零也许只是瞬间。无论是因为一场自然悲剧还是某些无法解释的人为原因,当人们决定永远放弃家园的那一刻,這裡的一切也就慢慢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了。

   对于我們寻求刺激的人来说,去这些鬼城荒镇可以成为一次獨特的探险,有兴趣的就去一探究竟吧!

 

朱大進   寫於7月2日猶他州鹽村   原载《世界日报》

螢幕擷取畫面 2023-07-31 225109.gif
螢幕擷取畫面 2023-07-31 225154.gif
屏幕截图 2023-08-31 231312-1.png
屏幕截图 2023-08-10 213909.png
屏幕截图 2023-11-15 215433.png
螢幕擷取畫面 2023-06-16 231811.gif
JWM Color 01012021.png

© 2020 Eastern Trends.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