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間歇性斷食法有很多,16-8是其中的一種。它是指:每天在8小時內進食所有的食物,其餘16個小時禁食,不吃任何有能量的食物,可以喝水。
此斷食法是近10多年來,人們認為相對容易堅持的一個禁食方法,因為它的可操作性較強。與大多數節食方法不同,在使用間歇性斷食法期間,食用適量的脂肪、糖及碳水化合物不會對它的效果產生太多的影響。
它的原理是:人類消耗能量會優先消耗醣類,但空腹時間較長後,就會開始消耗脂肪。因此,這個方法的關鍵是空腹16小時。如果你餓了就補充糖分,那麼人體就永遠不會消去脂肪。

具體的操作方法是:通常禁食的16小時從睡前的幾個小時開始,包括睡眠的時間,再加上起床以後的幾個小時。這樣做的原因是,禁食的16小時中,包括了7-8小時的睡眠,因而減少了禁食的難度。例如:上午9:00吃早餐,下午5:00之前結束晚飯,中間如果需要,可以適當吃一些水果或小點心,第二天早上9:00再吃早餐。或者,早上10:00吃早餐,下午6:00之前吃完晚飯,之後禁食,第二天早上10:00再開始下一個循環,以此類推。有的朋友會問,早上起床後不吃東西會很難受怎麼辦? 專家建議,喝一些黑咖啡外加幾粒堅果,但是,一定要適量。
一些科學家認為,經常性斷食可以讓身體進行寶貴的「清理工作」。飯後,你會從碳水化合物食物中吸收葡萄糖作為能量,身體可以立刻使用該能量,或者將其儲存起來,稍後再用。在空腹的狀態下,特別是在最後進食10-12小時後,體內的葡萄糖已基本耗盡。這時,肝臟開始把儲存的脂肪分解成酮類的脂肪酸,當作「燃料」,這個過程被稱為「代謝轉換」,這就是禁食能減肥的原因。禁食能啟動體內一些化學物質和過程,健康的益處遠遠超越了減肥本身。此外,禁食還可以促進腸道有益細菌的生長,而腸道有益細菌在許多方面對健康都有好處,但是大多數人在大多數時候吃得過飽,以至於無法享受這種好處。許多人都是一日三餐外加零食,這意味著我們處於一種「持續進食狀態」中,結果導致身體不斷處理新食物,而不是動用脂肪儲備來將脂肪消耗掉。許多疾病,例如心血管疾病、胰島素阻抗、糖尿病等,其實都是能量管理不善的表現。那種隨時隨地進食的方式,意味著你無法正確儲備、釋放和利用身體的「燃料」。
間歇性斷食法也有它的一些不利因素,例如飢餓感就是其中之一。但是,一般來說堅持一週後會逐漸消失。
總而言之,沒有任何一種方法是十全十美的。間歇性斷食法對許多人來說相對安全,但並非適合每一個人。對於處於妊娠或哺乳期的人、或患有腎結石、胃病、糖尿病或其他醫學問題的人,請在開始使用間歇性斷食法之前諮詢有關醫療人士。

腦中風是造成全球人口死亡與失能的主因之一。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腦血管疾病為國人2022年十大死因的第4位,每年平均奪走1萬多條人命。美國心臟協會(AHA)提出「生活簡單七件事」,強調運動的重要性。《英國運動醫學雜誌》(BJSM)近期發表一項研究指出,所有運動都能降低血壓、預防中風,其中最有效的就是等長訓練,例如常見的棒式或靠牆深蹲,是降低血壓的最佳方法之一。

血壓的單位為毫米汞柱(mmHg),較高的數字相當於心臟跳動時動脈中的血壓,稱為收縮壓;較低的數字是心跳之間的壓力,稱為舒張壓。低於130/85 mm/Hg毫米汞柱為正常, 若超過140/90 mm/Hg,建議與醫師討論如何追蹤及是否治療。

高血壓會帶給血管、心臟和其他器官壓力,增加心臟病和中風等疾病的風險。患者除了接受藥物治療,也建議健康飲食、減少飲酒、戒菸和規律運動。根據英國健康指南建議,成年人每週應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或75分鐘的劇烈運動,再加上每週2次的肌肉強化運動。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一項最新研究根據1990年至2023年間發表的270項臨床試驗,分析15,827名民民眾運動2周或更長時間的數據,發現所有運動都能降低高血壓。

研究作者傑米奧德里斯科(Jamie O'Driscoll)表示,靠牆深蹲和棒式雖然比有氧運動容易跌倒,但等長訓練(Isometric Training)對身體產生的壓力與有氧運動截然不同,「當保持2分鐘時,它們會增加肌肉的緊張度,然後當人放鬆時會導致血液突然湧入,這會增加血液流動,但切記要呼吸。」

 

等長訓練是什麼? 5類運動降血壓效果比一比

 

等長訓練主要目標為增強力量,無需移動肌肉或關節。

平板支撐:

又稱棒式,姿勢類似於伏地挺身,肘部正位於肩膀下方,雙腿向後伸展,可以增強腹部力量。

靠牆深蹲:

需要將腳放在距離牆壁60公分的位置,然後將背部沿著牆壁向下滑動,直到大腿與地面平行。

 

• 等長運動訓練 8.24/4mmHg

 

• 綜合訓練6.04/2.54mmHg

• 有氧運動訓練後4.49/2.53mmHg

• 阻力運動或重量訓練4.55/3.04mm Hg

• 高強度間歇運動4.08/2.50mmHg

 

奧德里斯科博士分析,有些運動降血壓效果雖然較小,但仍然可以降低中風的風險。建議高血壓患者可進行2分鐘的靠牆深蹲,或者棒式姿勢4次,中間休息2分鐘,每週進行3次。研究人員認為,目前強調步行、跑步和騎自行車的英國健康指南,應該可以更新了。

連日酷暑逼人,不少民眾拿著手持電風扇圖個涼快。台灣電力公司在臉書提醒民眾,現在市面上的隨身風扇較常見的是使用可充電式鋰電池,由於曾發生過鋰電池充電爆炸的案例,一定要注意用電安全,包括避免過度充電、別在潮濕環境中使用等5大禁忌,才能不會造成危險。

台電提醒民眾在選購隨身風扇時,要留意下列重點:

1.勿在無人時充電,鋰電池充飽電就移除電源,避免過度充電,以免電池過熱膨脹

2.鋰電池怕摔怕熱,應避免重擊或接近熱源

3.別在潮濕環境中使用

4.電池發熱或膨脹就立即停用

正確使用不會爆炸 鋰電池起火肇因3異常狀態


在高科技時代下,鋰電池因輕薄、攜帶方便,可快速充放電重複使用,應用範圍也愈來愈加廣泛,日常幾乎不可或缺,大至電動車,小至手機與手持店峰閃,皆以鋰電池做為電力來源。

然而,各地不時傳出使用不慎導致鋰電池爆炸引起火災,台南市政府消防局表示,一般而言,鋰電池正常使用並不會突然爆炸,會起火燃燒主要有3種異常狀態,第一為電池過充、第二為外部短路、第三為內部短路。

鋰電池爆炸引發火災怎麼辦?


除了在產品選購及使用上多加留意,降低產品發生災害的風險。台南市政府也呼籲民眾對於鋰電池產品發生火災所造成災害不容小覷,使用時應適度保持警覺性,遵從產品使用及注意事項,才能確保生命財產安全。

台南市消防局亦提醒民眾,一旦鋰電池發生火災,降溫為最好的滅火方法,持續以水降溫至鋰反應完畢,火即熄滅,避免波及周圍可燃物,引起更嚴重的燃燒。當鋰電池發生異常或外觀膨脹、破損或其他變化時,應加以更換,並避免睡覺時插上充電,以免造成無法預期的危害。

屏幕截图 2023-08-10 213909.png
螢幕擷取畫面 2023-04-01 002502.gif
于小茹 5x5 ad color 2021.jpg
螢幕擷取畫面 2023-06-16 231811.gif
JWM Color 01012021.png

© 2020 Eastern Trends.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